防治肩周炎药膳七款
当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煮沸服食。
芪归炖鸡 黄芪30克,当归20克,童子鸡1只,生姜、盐适量。先将童子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再将黄芪、当归、生姜洗净放入鸡腹中,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及盐,用小火……
药食俱佳话蚕蛹
蚕蛹为蚕蛾科昆虫家蛾的蛹。蚕蛹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蚕蛹性平味甘,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它“益精气,强男子阳道……治泄精”;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消渴。”《医林纂要》言其“和脾胃,祛风湿,长阳气”。表明蚕蛹具有祛风、健脾、止消渴、镇惊安神、益精助阳等功效。
蚕蛹又是优良的营养健身食品。生化……
煎煳的中药不能喝
煎中药时,往往因为加水过少、火力过猛或忘了煎煮时间,使药汁煎干,甚至药物煎煳。于是有人二煎时多加些水,以为可以把头煎的药量熬出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对于煎干尚未煎煳的药物,重新加水适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煎煳的药物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而有些药物,煎煳了后会产生毒性,服用了会引起中毒现象。
而有些药物煎煳以后,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
常见病如何“冬病夏治”
从小暑到立秋的这段时间,老百姓称之为伏夏,今天(7月7日)是小暑,7月22日大暑,8月7日立秋,此期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个时间治疗。近年来冬病夏治渐渐风行。不过,专家也提醒读者,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读者如果自己擅自买药敷贴,则可能进入“乱赶时髦”的误区。
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将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
饮食竟然和听觉也有关系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噪声能使人体中的一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类消耗量增加。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对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强化补充优质蛋白、氨基酸类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观察证实,这样可以增强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及应激力,减少噪声对听觉的损害。因而专家建议,可以采取营养饮食的方法来与噪声相抗衡。在生活中可有针对性地食用维生素、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食物,……
夏天没食欲可以吃紫苏来缓解
随着韩餐的日渐风行,用来包烤肉的食材――紫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实它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
紫苏性温味辛气清香,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中、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感冒、急性胃肠炎等。此外,紫苏在增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方面的功效也非常明显。夏季,暑湿侵邪、肢体重困、食欲缺乏,如果能常食本品,可解表散寒,起强身健体之效。……
炎炎夏日想减肥 午饭就得这样吃
夏日减肥,吃什么很重要。因为夏天的人体消耗量会很大,只要选择适当低脂低热量的食品,坐着不动就能减肥也不是做梦哦。
夏天了午饭应少而精
夏天到了,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许多人食欲越来越不振。据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的唐博祥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认为,长夏主脾土,湿热是当令之时,由于天气炎热,出汗比较多,体能消耗自然也增加;而且许多人在此时喜欢吃冷……
找寻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
要懂得如何睡眠,应该从中医传统理论中寻找适合自身的睡眠规律。 春夏秋冬各有规律。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冬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
冠心病患者夏天不能停药
进入盛夏,按常理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低发季节。但近日,不少医院的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却连续几天收治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时一天要收治两三个病人。医疗专家提醒,市民要避免夏季冠心病预防的认识误区,切勿随便停药、减药。
市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志刚说,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规律性,往往是冬季高发,但并不是说夏季不会发病。实际上由于夏季气温高,出汗多,……
大暑时节的四大祛病养生食谱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