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6招教老人护好心脏
数九寒天,心脑血管疾病很容易“找茬儿”。记者近日从辽宁鞍山一些医院获悉,近期入院诊治的心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提醒,寒冬里很多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复发,因此一定要保护好心脏。
鞍山市长大医院急救站主任辛文明介绍,人的血压在天气转冷后与夏季相比会相应升高,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六招”来保护好心脏……
感冒又称伤风,它是感受风邪所致。中医所说的感冒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多由风热之邪引起,其症状是发热较重,早期咽部干痒或有灼热感,怕风、打喷嚏、鼻塞无涕。继之咽喉肿痛、口干、咳嗽、吐黄稠痰、四肢酸痛、尿黄少、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这时的食疗原则应以疏风清热为主,选用辛凉解表的食物。现向您介绍三款治疗春季感冒的食疗粥,供选用。
石膏知母粥……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的是天气回暖,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也彻底将春天的面纱撕开。
民间在惊蛰这一天,有吃梨的习俗。原因很简单,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梨和“离”谐音,意思是要让病痛离身体远一点。
为此,每到惊蛰,我都要做贝母雪梨羹。先将雪梨削皮去……
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在饮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生冷瓜果,寒……
夏季,随着一阵阵热浪袭来,人们出汗多,容易引发头晕脑胀、失眠心悸、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茶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用三四味中药沏茶调理,对于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将人群分为四类体质,对症开出四种中药泡茶,建议经常饮用。
1.阴虚火旺型:建议养阴清热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舌红少苔、口鼻干燥、手足心热……
夏季由于持续高温,人们往往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易出汗、昏昏欲睡等症状。气候炎热,出汗较多,很容易导致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使血容量下降、血黏度增高,从而影响到心血管功能的正常进行,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因此,合理的饮食非常重要。这个季节应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例如黄瓜、冬瓜、苦瓜、绿豆、莲藕、芥蓝、山药等。
说到山药,其实它是很好的……
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鲜美可口,令人回味。下面介绍几则食养方:
龟胶冠花蛋汤 将鸡蛋150克在碗内打匀,放上龟胶20克搅均匀;鸡冠花75克洗净,切成片;炒锅内放鸡油烧熟炒鸡蛋,加猪肉汤、精盐,煮沸2分钟后,下鸡冠花、胡椒粉,煮熟,起锅入……
柏子仁,又名柏实、柏仁、侧柏仁等,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药用始载于我国汉朝的《神家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并称:“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中医认为,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脾、肝经。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可治虚烦不眠、惊悸健忘等症。著名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就是以柏子仁为主,配以枸杞子、麦冬、当归等。柏子……
冷气积久而寒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
针对甲型H1N1流感,各地各级中医机构分别推出了一些预防的中药方剂。面对各种药方该如何选择?专家提醒,在服用药物之前最好到专业的中医机构请专家把脉,先弄清体质类型,在专家帮助下选择汤药。
据专家介绍,中医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具有传染性的流感――“温病”。无论是感冒还是温病,病因都是由于身受外邪。一般来说,立冬前天气较暖,感冒也主要是由风热引起的,所以当时中医抗流感主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