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睡时多梦,或彻夜不寐的一种病症,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心烦懊恼等症,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历代医家常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病因病机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
在合理辨证用药,配合适当心理调节或心理暗示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够缓解失眠带给患者的困扰或彻底治愈……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很可能不足,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
所以最好是少食多餐,每天四顿饭是合理的。
那么怎样安排四顿饭的时间呢?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常早餐和午餐的间隔时间比较短,午餐和晚餐的间隔时间比……
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汗液外泄而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比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运动与保健专家王亮中医师介绍说,中医著作《灵枢》中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夏季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此时更应注意机体的调摄和保健,正确把握夏季酷暑时机,注意未病……
立秋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立秋时,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立秋之时天气仍很闷热,防暑降温仍将继续。
立秋后由热渐凉
按照传统历法,立秋一到,就意味着秋天开始了。《管子》中记裁:“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民间……
一、生姜
俗话说:“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姜对大脑皮层、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着凉感冒时喝热姜汤或者可乐生姜汤,散热止痛效果极佳。
不想做“药罐子”的朋友可以到超市的冷藏柜选一份朝鲜族桔梗拌菜,洗去上面附着的辣椒之后吃下它。它一样是真材实料的润燥高手,对音哑、胸闷不畅、咽痛喉痒很有效。
……
又到了秋风送爽的季节。秋天使皮肤干燥、口干、鼻燥、感冒咳嗽的人多了。秋季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祖国医学认为,秋季在五行属金,五方属西,五味属辛,五脏属肺,就四季而言,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必须顺应天时,才能无病。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
中医认为头发与我们的五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头发的荣枯能够直接放映出五脏气血的盛衰。例如头发有黑变灰、变白的过程,就是机体内精气由盛转衰的过程,所以古代养生家特别重视头发的保健。
一、对头皮头发的梳理、按摩
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同样,现代研究也表明了,常常梳理、按摩,能疏通血脉,改善头……
如今,很多人用电磁炉等现代化的电器来熬中药,但专家指出,在家自行煎制中药时,最好选择柴火、炭火或煤气灶点燃的明火或专业煮药器具熬中药,用电磁炉熬中药会影响药效。
中药讲究“水火共制法”,虽然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完全可以达到上述明火的热量,但它们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现代家庭大多使用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但煎制中药最好不要选择这些器皿,一些……
药膳是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配伍,经过特殊的炮制加工,然后与特定的食物相配合,再经过烹调而成的,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特殊形式。
祖国医学有“医食同源”之说。选择使用药膳时,应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的搭配禁忌,即每种药物及食物均有各自的偏属性味,若搭配不当,则会减弱药效,从而影响药膳效用。比如:萝卜忌人参,羊肉忌半夏,菖蒲、猪肉反乌梅、桔梗等。另外,药膳的调味品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