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热,人们易中暑,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使人们饱受不适症的折磨。那么,怎么防中暑呢?中医认为,人们不妨自制一些防暑茶以防中暑。下面教您自制10种防暑茶,轻松过夏。
二子茶: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但有湿热者不宜饮用。
银菊茶:金银花、菊花各3克,将两药洗净晾干,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
绿豆薄荷茶:……
秋天进行“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适宜秋冻人群以中、青年体质较好的为主,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年老体衰者,是不适宜“秋冻”的;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弱不禁风的人则更不宜“秋冻”。秋季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有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天进……
秋冬季节,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下穴位,以预防或减轻感冒的机率。
点揉风池穴
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适合风热感冒。
揉大椎穴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
秋冬之交是气候由凉转寒的关键时刻,此时的“风云突变”常会对人体带来影响,甚至危害健康。那么在秋冬季节转换之时,人们的日常养生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衣 随着气温降低和早晚温差加大,时有强冷空气和寒潮侵袭,以致气温急剧下降。此时不仅容易发生伤风感冒等外感疾病,而且寒冷刺激可引起气管与血管痉挛收缩,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以及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和高血压出现……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如能服点大雪顺安养生汤,对抵抗寒邪袭之体表、口鼻很有益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在大雪前中后三天的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食用大雪养生汤。具体方法为:将冬虫夏草3克、狗肉250克、上肉桂3克,用水煎……
今年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人数达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
上火,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肝火、胃火、肝火、肾火5种。5种上火症状都各不相同,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降火。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降火食疗7方子,帮你灭掉体内5种火。
1.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中医有……
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玉米须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
越来越多的人奔跑在胃不好这条路上,不舒服就吃药,但有几个治好的。胃是要”养“的,下面推荐一些养胃的食物和小秘诀。
1.最养胃的,是面条;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
2.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更好。
3.小米粥就馒头(不是包子),可以养胃。
4.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饭后1-2小时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
春季的养生保健会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郭海英教授提醒各位老人,春节养生保健要记住六个字:春捂、养胃、护肝。
春捂:捂好背、腹、脚。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增添衣物。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此外,有句俗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