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
中药怎么熬最能发挥其药效?中医专家指出,熬中药是一门学问。比如熬中药用凉水还是白开水,还是温水;用多少水最合适,煎煮中药时间多久合适等等。下面为您总结了熬中药六点注意事项。
1. 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的水最好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
中药汤剂味道比较苦涩,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喝着都困难,于是,很多人在喝中药时加糖。殊不知,糖也是一味中药,一些中药加糖以后,会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改变药性。
糖也有一定禁忌范围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治疗,但中药汤剂味道苦,不少人就在中药里加点糖,尤其是宝宝喝中药时会加很多糖。这种做法合适吗?
现代人习惯了吃香喝辣,不适应中药的苦味,就在中药汤剂里加点糖或蜂蜜,主要目的是‘救……
煎中药时,人们一般用自来水,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自来水一般都会采取消菌杀毒措施,如添加漂白粉等。由于物质化学反应,在自来水中会残留一定的余氯(大于0.3毫克/升)。氯可以跟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用这种水来煎中药,必然影响中药的有效成分。
那煎中药应该怎样操作呢?方法很简单:将水先煮沸,使水中的余氯随着蒸汽蒸发走,然后把开水放凉,再加入药物中,浸泡一阵子(约30分钟);再将浸泡好的……
耄耋之年,一头鹤发,耳聪目明,面色红润;单腿站立,双臂上举,身不晃腿不抖,一站就是三五分钟;每周两三次从北海公园后门进前门出,观景散步两个多小时。他就是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88岁的王嘉麟老人。
88岁高龄仍在出诊
王老出身于中医世家,17岁便随父学医,之后又师从名医学艺,医技日渐成熟。 1956年北京中医医……
哪些人不宜服人参
人参是我国秋冬季节常用的传统补品,尤其是对老年体弱、消耗性疾病后期、术后病人等。但下列老人不宜服人参:
患有动脉硬化症 人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脉管炎者应慎服人参。
高血液黏度的患者 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瘀血”。人参有促进红血球生……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间段,人们可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在此节气期间,雨水减少,空气的湿度变小,气候干燥。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
立秋时节重点保养肝肺
精神调养:宜安养神气,宁神定志,忌抑郁恼怒,保持……
百会穴在人体最高的位置,可见其对人的重要性。古人尊其为“天”之门户,其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因此百会穴在对人体的养生调病、延年益寿起着重要作用。
安神补脑治失眠
临睡前用手顺时针轻揉百会穴三百下,可助人很快进入睡眠。
升阳调脱肛
用手点按百会穴三百下,每早晚一次可治脱肛。
补血治头晕
经……
人到中年,在锻炼上不仅不应该懈怠,反而应更加精进、多花心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主任、主 任中 医师、教授蔡桦表示,老年人必须要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但时间、强度、次数跟年轻人有所不同。从50岁到80岁,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50岁:慢跑、瑜伽、自行车、球类、跳舞等。蔡主任表示,进入50岁后,关节的问题日益明显,关节……
万物蔬菜养生宝,饮食多样经您调。
白菜利尿解毒素,黄瓜减肥有成效。
萝卜消食开脾胃,蘑菇抑制癌细胞。
清热解毒马齿草,盐醋防毒消炎好。
韭菜温中开胃口,又能补肾暖膝腰。
夏吃丝瓜通脉络,芹菜能降血压高。
甘瓜良药降血糖,葱姜热汤治感冒。
花生能降胆固醇,生梨饭后化痰好。
木耳抗癌素中荤,莲藕除烦解酒妙。
鱼虾猪蹄补乳汁,鸡牛羊肝明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