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立冬补冬、立冬养藏、滋阴补阳,立冬养生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也不宜过燥。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做准备。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渐弱,抵御能力也随之衰减,立冬前后正是病邪乘虚而入之时。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变化,及早防范,注意预防以下三种疾病的发生:
中风
中……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来说,常吃山药的益处更多。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一、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
23日是今年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这一节气为“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不过,此时岭南地带仍是“一日之内,气候屡变”。那么,这一节气该如何养生呢?
“急脱急着,胜似服药”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主治医生黎创博士介绍,岭南气候温暖而蒸湿过半,霜降时节炎热与秋凉、雨霾和秋燥都会交替出现。因此,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今天是小寒节气。俗语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不过,本应是“数九寒冬”中“二九”的小寒,南方却是一派春日暖融融的景象,寒不起来。中医专家指出,腊八及小寒节气适宜调养脾胃,切不可因天热贪凉吃雪糕等冷饮,防止中伤脾胃。
中医专家建议,小寒节气的膳食应以温和暖胃的食物为主,如糯米、板栗、淮山、大枣等。需要注意的是,滋补食物易碍脾滞胃,因此要加以……
在肠胃不适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小米粥或南瓜粥,其实,茯苓、芡实、莲子也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可称为养胃三宝,大家应该常吃。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
中药煎煮是否时间越长,有效成分就越多?专家表示,煎煮时间应视药物种类和疾病性质而定,并非越长越好。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冯明说,一般中药首煎从沸腾起计算约需半小时,第二煎则可略长10分钟。煎药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
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则分先煎、后下、不必入煎、包煎以及另煎等各种情况……
民间有“春饮芦根水,夏饮绿豆汤,百病不上身”的说法,芦根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芦苇的根,那么,芦根果真有此神效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与芦根有关的传说。
从前,相传有一户穷人,有一天,孩子病了,烧得满面通红,昏睡不起,穷人急忙去镇上的药店买药。药店主人对穷人说:“要退烧,只能吃羚羊角。”穷人急忙问道:“那羚羊角需要多少钱?”店主说:“……
中医认为,药和食是同源的,自古以来,中药除了治病以外,还一直兼负着养生的功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四则古人药食养生趣谈,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
古人药食养生趣谈四则
乾隆与龟龄集
清乾隆帝活到89岁高龄,与其常服龟龄集有一定的关系。至于乾隆所服“龟龄集”,乃是传统医学中一种补肾填精。壮阳培本的长寿药方,其中有补肾阳的鹿茸、肉苁蓉……
正月初七,正值立春,也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很多职场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难免上班感到疲劳,提不起精神。这就是传说中的“节后综合征”。
引起节后综合症的原因
所谓“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假期结束后重新投入职场生活时,一时无法较好的转换角色,会出现厌食、精神不振以及厌食等症状。引起节后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每逢放假,大家都……
很多时候,
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折寿。
科学养生,才能健康一生。
五谷杂粮粉:血糖提升速度快
俗话说,多吃五谷,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的好处,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
专家提醒,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如果有糖尿病,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