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_饮食自倍 先伤肠胃

  《黄帝内经・素问》曾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语强调了饮食失节的致病因素,堪称经典之言。

  人靠外界五谷等各种食物来充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靠后天脾胃来完成的,所以饮食太过,就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他病,为以后罹患各种疾病埋下了隐患。所以要重视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正确的饮食调养,这一点对我们的养生保健意义非凡。

  中医认为,脾与胃尽管在功能上很接近,但是分工不同,阴阳升降有别。脾胃为枢,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枢纽瘫痪,就会造成一系列疾病。不同的人,脾胃的机能强弱不同,消化强弱有别。所以,进食多少,应当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攀比。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状态,人体需要水谷的量也是不同的,必须随时调整。

  “胃为水谷之海”,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就可以变成精微物质,经过脾的运化,供应全身,能够化生血液,也能够形成五脏六腑之精。所以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得谷则生,绝谷则亡。”可见,饮食水谷在人体的生命代谢过程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胃对于水谷的容纳、消化,脾的吸收、转运都是有限度的。

  在生理的条件下,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胃和肠道保持着流水作业,交替虚实的生理节奏,也就是在胃进食的时候,肠道应该是“虚位以待”,保持着接待能力。当胃中的食物进入肠道之后,胃中变成空虚状态,进行休整,等待下一批食物的接纳。如果超过一定量限制的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应有的腐熟运化能力,食物在脾胃内长久地停滞,就会损伤肠胃的消化传导功能,出现胀满不适,不想进食,甚至恶心呕吐。日久则致脾胃气虚,稍进食生冷、寒凉、油腻、坚硬食物,就会消化不良、胃痛、腹泻、腹胀、倦怠、乏力等,非常麻烦,临床上也很多见。

  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把吃饱作为一个人生的基本目标。追求温饱,暖衣饱食,也是小康水平的标志。在短缺经济时代,经常的饥饿状态把人们饿怕了,连《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也宁愿选择做“饱死鬼”,而不愿当“饿死鬼”。

  近些年,虽然食物空前丰富起来之后,人们仍然被追求“饱食文化”所影响,使人们误以为吃的多就好,能吃就能干。甚至有不少人追求“享口服”,是所谓的“美食家”,喜欢吃大餐,山珍海味,生猛海鲜,“食不厌精”,酒肉叠进,日甚一日。

  但是,日积月累,饱食终于带来营养过盛,甚至产生了疾病。营养过盛的疾病,俗成“文明病”,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肥胖、中风、高血脂、高黏血症等等,往往与营养过盛有关。

  还有许多疾病与饮食有关,主要是现代各种食品的污染,如激素、农药、化肥残留、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防潮剂、化学包装等等,现代高科技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是怎样影响人的脾胃和正气的,还远远没有弄清楚。

  毫无疑问,古人生活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几百万年以来,人类所习惯的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生态的环境、日出而作和日入而息的生活状态,都已经不见了。化学农药不仅污染了土壤,而且通过土壤又污染了地下水源,甚至连南极、北极都遭到了污染。这些因素对于人类健康的远期影响,今天还难预料。

  现在人们才注意到“民以食为害”的现象,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吃出来的疾病,自古就有。《黄帝内经》说:“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也就是说,过度的进食高营养的食物,可以引发糖尿病,可以产生反复的疖肿疮疡,古代中医早有认识。

分享到:
No Response
Comment (0)
Trackbac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