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平台网址_“小暑”标志盛夏来临 养生应吃苦尝酸

 

今天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标志着盛夏的来临。专家提醒说,值此时节,公众在起居、着装和饮食上应该有所讲究,注意防暑保健康。

起居定时不可露宿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认为,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

李艳玲表示,夏季起居作息要有规律,一般是晚上10点至11点就寝,早上5点半至6点半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比较容易排除天气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均应明确。这种“定时”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时节很重要。

盛夏时节,为了保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午饭后半小时最好作短暂午睡。李艳玲说,人的体能需要午睡,不是“懒睡”“贪睡”“浪费时间”,是不花钱的“自然保健法”。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午睡是对晚上睡眠的补充。实验表明,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三成。

盛夏时节,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李艳玲解释说,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李艳玲说,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

吃苦尝酸保健康

小暑至,盛夏始。炎炎夏日,人很容易“上火”和食欲不振。营养专家提醒说,盛夏时节,公众要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

小暑时节常常高温、多雨,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易出现阳热过盛、暑湿困脾、津液损伤等变化。李艳玲说,我国民间有“十苦九补”的说法,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多吃苦味食品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苷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提神醒脑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李艳玲提示说,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苔菜、丝瓜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黑枣、茶叶、薄荷叶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

李艳玲提醒,盛夏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所以应适当吃些能敛汗、止泻、祛湿的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杨梅、乌梅、葡萄、山楂、猕猴桃等,可预防流汗过多引起的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防暑降温当心中暑

专家提醒说,从小暑起,全国各地气温将呈上升趋势,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开始袭来,公众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天持续的高温、高湿、高热天气很容易使人中暑。李艳玲说,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人体内会大量失水、失盐,并积聚大量余热,会出现肌体代谢紊乱,此症状的发生就是中暑。临床表现轻者可见高热、头晕、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昏迷、面色苍白、呼吸不匀、血压降低等。

盛夏时节,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呢?李艳玲提示说,要保持乐观的心境,不躁不怒;外出时最好穿浅色或白色衣服,戴帽子,并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清凉饮料、凉盐开水、绿豆汤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最好随身携带。

李艳玲特别提示说,现代医学临床观察发现,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小暑时节,为了防止中暑,还应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花豆、芸豆、豌豆、红豆、毛豆、萝卜缨、马铃薯、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药、莴苣、紫菜、桂圆、枣、香蕉等,此外,在牛奶、鲤鱼、鳝鱼、坚果等中也有一定含量。

一旦发生中暑,该如何处理呢?李艳玲提示说,应迅速离开高温现场,转移至阴凉处,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喝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口服人丹或十滴水。此外,还可采用推拿按摩法,即将患者平卧在空气流通处,采取头部稍低位,在太阳穴擦清凉油,并配合掐压人中、合谷等穴位5秒钟,严重者需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摩。

分享到:
No Response
Comment (0)
Trackbac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