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树干,鸟徙兽藏,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史记》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冬季养生,我们自然要天人合一,顺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势,顺天而“藏”,还要主动出击,借天而“补”,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晚间到清晨是冬季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为抵御寒冷,人体必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尤为无益。所以,古人云:“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海蜇汤 海蜇皮50克,猪血100克。海蜇皮洗净切碎,猪血加水炖服,每日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者。
核桃蜂蜜饮 核桃肉、蜂蜜各1000克。核桃肉捣碎,加蜂蜜调匀,用瓶装好,每次1匙,开水送服,每日2次。适用于体弱虚喘者。
无花果数个 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直至病愈。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者。
柑树叶汤 鲜柑树叶1500克。洗净后放入沙……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此时节是高血压的易发期,我们围绕此病讲讲如何养生。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增高而言,并可伤及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较正常血压者高出3~5倍。
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要点,除观察血压变化外,还要对病人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进行分析……
春回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群众中有“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原因何在呢?
其一,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春天多风的天气。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当气温在0℃以上时,如无风时为10℃,若是3级风刮来,使人感觉气温只有5℃,在5级风时,人……
艾叶又名艾蒿、灸草、蕲艾、香艾。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为药用,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此后便相沿成俗。端阳节,以艾插门,饮雄黄酒,皆去疫毒。古人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即是“艾灸百病”之最好说明。通过艾灸,可使温热之气内注筋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逐寒外出。
现代研究证明,艾叶含挥发油,有调节机体免疫,平喘、镇咳、……
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野山楂或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等功效。下面介绍几则山楂入药验方:
治褥疮:焦山楂20克,研末,冰片3克,混匀。创面消毒,撒患处,纱布包裹固定。每两天换药一次,两周左右即可痊愈。
治鼻窦炎:山楂9克,辛夷10克,苍耳子8克,甘草6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一剂。
治消化不良:焦山楂10克,麦芽10克,研末加……
大雪时节肾气正旺,饮食宜增苦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墨鱼、章鱼、北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玉蜀黍、芋头、花生、山药、栗子及杏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另外,因为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同时,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大雪时节可以结合药膳进补,以下介绍几个药膳食疗方。
大枣肉……
中医所说的“七窍”,分别是指眼有两窍、耳有两窍、鼻有两窍、口有一窍。它们和五脏六腑、十二经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耳”。
耳为肾之窍,内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中医认为,耳和五脏六腑都有关联,与肾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以充养耳,肝胆之气会影响耳……所以,耳的听觉能力能够反映肾、肝、胆等脏腑的功能。通过揉耳把身体调理好了,五脏六……
十要:
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叩、
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性要常动。
十忌:
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忌憋尿便、
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十伤:
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忧极伤心、
多食伤胃、久立伤骨、遇悲伤肺、暴怒伤肝、久听伤神。
十少十多:
少肉多菜、少……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睡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养生方法。孔子曰:“食不语,寝不言。”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也说:“夏三月,夜卧早起。”睡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怎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睡眠呢?
找回夏日里的好睡眠
按摩涌泉穴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可以自己按摩涌泉穴: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脚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